小物件里的大世界!探访兰溪古核雕艺术博物馆

2018-07-09

小物件里的大世界!探访兰溪古核雕艺术博物馆

兰溪新闻 2016-9-12 1075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上,曾有一篇明代学者魏学洢所著的《核舟记》,通过对一件工艺品的具体描述,介绍了民间艺人王叔远的精巧技艺,由此使我们知道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取得的巨大成就。

   前几天,记者有幸在灵羊岛上包加惠古核雕艺术博物馆里见到了《核舟记》中描述的核舟,见识到了小小果核上的万千世界。微信图片_20190722092733.jpg

      在古代,我国南方的微雕工艺独具匠心,特别是江浙一带。传统手艺注重轻巧雅致,微中见宏,尺幅之间展示大千世界以及人生百态。“核雕文化在中国是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我收藏的这批精品,光在我家就已经放了23年了。”博物馆馆主包加惠说,他是核雕作品的收藏爱好者,从1993年开始收藏至今,拥有具有历史价值的核雕作品已有600多个,品种有300多种。202151202151

     在古核雕艺术博物馆里,记者看到了许多精美的核雕作品,有新近雕刻的,也有明清时期我国核雕大师的作品。种类也很丰富,有手链、项链、把玩件,还有单核作品。这些历史悠久、精美绝伦的核雕作品在包加惠的眼中,无一不是历史的呈现。“以前的雕刻家雕刻的作品相当珍贵,现代人和以前的雕法、工艺都有所不同。以前的工艺品留到现在,已经和原来大不相同了,穿上包浆和红润的外衣,作品更显精美。”包加惠说。微信图片_20210327144348.jpg微信图片_20210327150614.jpg微信图片_20210327133743.jpg

   “王叔远的核舟上刻有《赤壁赋》全文,还有十八罗汉等人物,这么多内容全部都在这些直径只有三四公分的小小果核上得到了体现,令人叹服!”包加惠说,他还收藏了一些明清时期橄榄核雕刻名家宝明的核雕作品和古代皇宫御用核雕物品,收来的时候还不知道其中的价值,只是单纯地觉得好看,如今再拿出来细细把玩,每每都叹为观止。微信图片_20210501101422.jpg202151微信图片_20210208151716.jpg

     核雕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近些年的收藏市场中炙手可热。古核雕艺术博物馆进驻到灵羊岛上,不仅可以供核雕爱好者参观,帮助后人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更有力地推动了灵羊岛的旅游发展,为这个美丽的岛烙上了“文化印记”。

   记者:林玉洁

   编辑:王盼盼


阅读15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