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收藏家回乡办展 希望将核雕文化传承发扬光大

2018-07-09

核雕收藏家回乡办展 希望将核雕文化传承发扬光大

来源:金华网 发布:2016-09-01

无限金华客户端91日消息 《小马开讲》记者郑珊珊 陈俊

一个在外漂泊20多年,走南闯北做工程的商人,现在会变成什么样呢?也许会是发家致富了,也许就是生活一般平淡无奇。但下面这位,连小学都还没有毕业的商人,却凭着对古玩收藏的情有独钟,漂泊了20年后回到家乡,办起了博物馆。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个三层楼的亭台楼阁就是近期刚开业的包加惠古核雕艺术博物馆,而在馆里正在给大伙儿做介绍的这位就是在外走南闯北20多年,如今已年近50的商人包加惠,他手中的就是他一直钟爱的“珍宝”橄榄核雕作品。微信图片_20230205153142.jpg


前来参观的市民童女士说:“我进来看看这种核雕都没有见过,感觉真的很稀奇的,能在这么小的核上雕刻出如此栩栩如生的花样。”

童女士是兰溪人,一早到灵羊岛游玩,没想到一上岛就发现了这座博物馆,进馆后对于馆内收藏的橄榄核雕品是赞不绝口,有手链、项链、把玩件等,还有部分单核作品全部都是橄榄核雕作品。每一个橄榄核雕饰品上的内容都相当丰富,有佛教中的罗汉、弥勒、金刚等,有寿星、财神、童子、蟾蜍、小舟等;经典的十八罗汉、16个嬉戏孩童、“十二生肖”也都成串成品。不仅是第一次大开眼界的童女士觉得惊叹,就连曾把玩儿珠串的黄女士,也是爱不释手


市民黄女士说:“我一直也喜欢这些东西,也去苏州那边了解过,但是没有看到过这么多,这么经典的,真的美呆了,都是好东西。我已经爱不释手到要挑一串收藏了。”

在博物馆的三层楼分别摆放着不同年代、出自不同名家的核雕精品,串串惟妙惟肖,花样构思巧妙,刀工精细,造型独特,令人拍案叫绝。

而说起自己的这些核雕藏品,包加惠觉得是上天赐给他的福。因为这些是他在20多年前,在上海古玩市场用低价寻得的宝,在家默默地搁置了20多年。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往脖子上、手上戴饰品,他就回家翻箱倒柜地找出这些橄榄核雕。在一次无意的佩戴后,被一位懂行的专业人士发现,随后经多位核雕名家鉴定,都赞赏这些核雕都是精品,甚至有人用“震惊”来形容。随后,多人慕名打来电话想高价购买,都被包加惠婉拒了,他觉得好东西就应该让更多的知道和欣赏。微信图片_20210811101432.jpg微信图片_20210811101422.jpg微信图片_20210811101331.jpg


  包加惠介绍:“我在外面从商20多年,我觉得金华发展是越来越好了,我就想回来办个展馆,让更多的人知道核雕。”
  无意间得到几百件核雕,曾当作“垃圾”丢在一边,现又变身为价值连城的艺术品,核雕带给包加惠无数的惊喜。一枚不起眼的果核,经过
微雕师的精心雕刻,却展现了不一样的大千世界。据包加惠了解,江苏苏州山东潍坊及广东、浙江等地核雕均有特色。目前,核雕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加惠说,目前办的这家博物馆只是回家乡的第一步。
  包加惠说:“接下来我们还会有一个核雕操作工厂,还有青少年活动基地,我们就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这个核雕的艺术,让大家看到近现代的精湛技艺,希望能把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据了解,古代我国南方的
微雕工艺一直是注重轻巧雅致,微中见宏,尺幅之间展示大千世界以及人生种种情趣天地。在各式各样的工艺巧作中,一种用果核雕刻的艺术,可谓在中国工艺的艺术长河中独树一帜。据史料记载,我国明代的核雕艺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在包加惠众多的核雕作品中,也收藏有明清时期王叔远、宝明、永盛等橄榄核雕名师的作品,每一件都让人久观不厌,心生折服。当然,既然做一行就要做精,他为核雕配了扇坠、珠链等,配上锦盒,突出了核雕的精美绝伦。
  近几日,很多喜欢核雕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慕名前去一睹它的“芳容”,如果你也喜欢这些核雕艺术品,可以到兰溪的灵羊岛上去转转,那些古核雕艺术博物馆内的藏品,肯定会让你惊叹。


阅读120
分享